江苏雷威公司铜陵北路项目部用科技创新助力施工生产
合肥市铜陵北路下穿东编组站项目是合肥市重点市政工程,它的建成将优化完善城市骨干路网体系,大幅提升市区南北向交通节点通行能力,其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大、难度高,也备受各方高度关注。江苏雷威公司自承接项目以来,抽调精干人员组建项目部,众志成城,不惧困难,迎难而上,不断推进科技攻关,解决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优化施工工艺,优质高效地推进工程建设,进一步擦亮了企业品牌。
创新化解施工难题
铜陵北路项目处在合肥东编组站新站区的交通咽喉位置,是华东地区涉铁下穿既有线股道最多的工程项目,涉铁段只有763米,但下穿涉铁线路多达25条股道,沿线分布了通信、电务、供电、供油、维管、工务等除客运段以外所有设备单位各种缆线300余根,杆管线密布交织,三个顶进工作坑都是一级基坑,开挖深度均逾10米,坍塌风险高,需要下穿这么多股道的铁路货运货场,最大顶程112米,安全风险、施工难度和协调困难在行业内极为罕见。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棘手的“硬骨头”,却也激发了项目部参战人员的好胜心。他们决定以技术创新为抓手,挑战施工困难,成立了科技攻关组,研究攻克技术难题,设立工法、专利、QC成果、论文4个工作小组,对科研任务进行逐项分解,确保落实到人,及时探讨交流,加大研发推进力度。
鉴于项目长距离超大箱涵较多,顶程远,箱涵重达1.18万吨,极有可能因为顶进过程长、箱涵体量大、吨位重,发生位置和角度偏移,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项目部经过研究论证,多次沙盘推演,决定采用中继间顶进法施工时制作一个姿态控制装置,预埋于前节箱涵和后节箱涵之间,在箱涵顶进时这个控制装置发挥作用,在箱涵小位移偏移时自动纠偏,避免出现中继间顶进时两节框架出现大的偏移,从而实现顶进过程中的姿态控制,解决了超大截面箱涵的顶进过程中的中继间可能发生前后两节箱涵出现轴线偏差的技术问题,有力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还研发了一套多跨大断面箱涵中继间顶进施工监测系统,在箱涵的多个位置布置激光测距仪、固定测斜仪和水位计,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对箱涵顶进方向和位移进行及时调整,提高了箱涵顶进监测的质量。上述这两个成果已经成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技术难点在哪里,创新的着力点就在那里。此外,当顶进超大箱涵,导致开挖面跨度增宽,使得铁路地基两侧管线下垂,需要将管线悬挂在高于箱涵的地方。通常做法是简单用绳索绑扎管线并系于支架上,既不美观,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证。施工人员针对这一状况,研发了一个电缆悬挂装置,用支柱、纵梁和长螺杆构成一个稳固的桁架结构,通过定位螺母调整纵梁的高度和倾斜度,有效防止电缆悬挂后的不停晃动,为箱梁施工提供便利,且安装拆卸方便,应用范围较广,价值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部还开发了一个名为大断面箱涵顶进施工全过程受力变形演化分析系统软件,这是一款用于箱涵顶进施工的智能化分析软件,最大特点是将工程参数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实现智能化操作,把箱涵的几何参数输入图表便可建立箱涵的几何模型,把硬化地基和土地基的几何参数输入图表便可获得硬化地基模型和不同侧面坡度和底面坡度的土地基模型,由此实现了建模的智能化,提高分析问题的效率,便可对箱涵顶进施工的复杂过程进行高效精准分析,进而为箱涵的顶进施工提供指导性建议。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要想持续攻关收获成果,就要加强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经理陶佳佳表示,项目部每个月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项目部班子、科技创新攻关小组成员参加会议,探讨技术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了激发青年员工们的兴趣,项目部采取讲座、交流的培训方式,主讲人借助PPT,针对项目推进阶段主要开展的创新课题进行讲解部署,如分析长距离大跨度混凝土框架制作过程中裂纹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让青年技术人员踊跃发言,最后确定主要因素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各阶段的受力、水化热、外界温度、混凝土配比、运输、浇筑条件等因素,进一步调动青年职工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有时结合QC成果案例从课题选择、选题理由分析、目标确定、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及实施等各个步骤进行了细致、详尽地讲解,从中总结经验,把好的经验交流给大家分享,让初次编写QC成果的青年员工们少走弯路,遵循PDCA循环,层层深入用数据图表说话。
项目部鼓励青年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科技创新质量攻关工作中,开展导师带徒工作,指定导师与徒弟共同研究一项课题,领着干、带着学,青年人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不仅能为自己赢得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是对个人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更是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凝聚和淬炼,以更好的技术创新成果服务项目管理建设,为公司持续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自开工以来,铜陵北路项目部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省部级QC成果奖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另外完成2项专利和2项工法撰写,正在申报等待批复。还积极推广应用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仅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安全管控、质量标准和施工效率,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周建钢
版权所有: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5-83213695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聚福园88号4楼 本站点由脉动火速EIP@HS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