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 页 >> 市政科技
《动态空气净化系统在地铁车站的应用研究》填补国内同类技术空白
发布日期:2009-02-09  浏览量:

2008年度上海城建集团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动态空气净化系统在地铁车站的应用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验收,经专家评审认定,动态空气净化糸统填补了国内同类技术的空白。中科院上海科技查新中心检索认定,科研涉及的“动态空气净化产品”及“室气净化系统应用研究”两项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核心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研究开发的动态空气净化系统,采用信息化监测手段,实施智能化动态控制。通过5000v立流高压放电,形成高压负电晕,继而生成空气负氧离子,与空气中的颗粒物及tvoc等有害气体分子凝并、聚集直至沉降(系统能有效防止o3产生),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及杀菌的目的。
    该科研由上海城建集团下属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天悦实业公司合作研发,已在同济大学教工大食堂和上海地铁一号线徐家汇车站进行了科研示范,并经由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提供监测报告。
    其中徐家汇车站目前每天的客流达40余万人次,环境相对封闭,自然通风不足。面对这种不利工况,科研测试结果仍表明,该动态空气净化系统对pm10(粒径≤10个微米的尘埃)的作用效果为站台:13%~56.9%,站厅:13%~70%。就季节而言,其作用效果为冬季:13%~41.4%,过渡季节:20.4%~70%,夏季:13%~38.5%,基本上都能把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的浓度控制在0.15mg/m3以下,低于国家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中对可吸入性颗粒物浓度的限值(0.25mg/m3)。负离子对微生物总数作用效果为站台:13.8%~61.5%,站厅:10.3%~47.2%。就季节而言,共作用效果为冬季:22.3%~61.5%,过渡季节:10.3%~20.3%,夏季:13.8%~22.7%。
    总体而言,动态空气净化系统能有效降低可吸入尘(pm10)和悬浮菌浓度,净化效率可达70%,系统的凝并效果对粒径范围在0.3~0.5um和0.5-1um内尤为显著。另外,该系统在10个月的全天候试验运行期间没有进行过维护和保养,具有降低后期运行成本的突出优点。
    验收专家对项目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动态空气净化系统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能够在大型空间内直接净化由人流污染的大体积空气,在净化空气的手段及实施模式上有创新;2、采用国际《室内空气品质》标准is016814,以人为本,实现了全新的净化模式和独特的净化效果;3、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二次污染、寿命长、成本低、净化效能稳定等特点。
    目前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已进入高潮,近期将重点开发市级中心和副中心、地区中心、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等31处地下空间,到2012年上海将建成长度超过5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届时也将启用一座长度为1km,宽度达到100m的“世博”地下轴建筑;就全国而言,沿海发达城市的地铁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也势必再上一个台阶。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空气净化和疾病预防必将成为社会越来越敏感的问题。动态空气净化系统的成功开发,是上海开展地下空间空气净化的技术突破,必将对新型空气净化技术与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对类似环保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起到积极的引导效果。

            

版权所有: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5-83213695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聚福园88号4楼  本站点由脉动火速EIP@HS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