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锦润踏青觅春活动
人间最美四月天,锦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织踏青觅春活动。早上6:30三辆大巴车载着大家对春日的美好憧憬出发,车窗外阳光明媚,微风不燥,车内导游悉心介绍,4个多小时的路程眨眼就到了。
还没来得及下车,粉墙黛瓦马头墙就映入眼帘。据导游介绍宏村位于安徽省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古宏村人以聪明的智慧,开《仿生学》之先河,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古水系牛形村落,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宏村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故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称。
走进宏村,几名学生正在湖边写生;走上玉带般的画桥,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卧虎藏龙》中的李慕白牵着骏马优雅地走过的画面。
“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这里就是南湖。南湖位于宏村村口,放眼望去粉墙黛瓦,青山绿水,如在画里。
走过画桥,来到了传统徽派风格的古书院--南湖书院,南湖书院位于南湖北畔的。一进书院,浓郁的文化意蕴就扑面而来,看着哪些摆放着整齐的桌椅板凳,恍惚间听到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斑驳粉墙留有岁月沧桑;马头墙窄巷巷陌交错贯;青石地板错落有致,九曲十弯的水圳穿堂过屋。一路参观一路感叹,一抬头来到了汪氏宗祠。站在祠堂门口,一眼就能看见黄底黑字的“汪氏宗祠”门牌,门牌下方有四个圆柱,这便是“门当户对”中的“门当”。一般老百姓家只能有一对门当,要是有四个或者更多,就说明这家是有财势有功名的,社会地位往往较高。
跨过宗祠门槛,便可见到一座雕镂精湛的门楼,宗祠的门楼气势恢弘,名为三间四柱五分贴墙门楼,又称五凤楼。门楼中央有“恩荣”二字,皇帝特许印刻,代表皇恩浩荡,家族繁荣。两侧配有双龙戏珠的石雕。下方刻有“世德发祥”,这是希望家族能够世代以德服人,以德治家,发扬光大。
祠堂有前后两进,前方是族中开会议事的地方,即乐叙堂。大堂的上方有三幅画像,是汪氏家族的祖先。三幅画像的左边是汪氏宗祠的总建筑师——胡重。胡重出生在西递的风水世家,是个很懂风水的才女。 她不仅主持修建了汪氏祠堂,还策划了整个宏村的水系,月沼、南湖等都是她花了十年时间带着村民建造而成的,居功甚伟,甚至比同辈宗族中的男人贡献都大,所以家族表彰她为巾帼丈夫,把她的画像破例挂在祠堂,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宏村功臣。
出宗祠沿小巷来到村子中央月沼。月沼湖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误入水中,如织游人倒映湖底,一时间竟分不出是梦是幻。风轻轻拂过水面,水荡漾开来波光粼粼。宛如一副灵动的水墨画,让人流连忘返。
一片乌云从头顶飘过,导游担心下雨催促着大家继续往前走。两棵高大的古树耸立村口,一棵是枫杨树,另一棵是银杏树。这两棵大树是这牛形村的“牛角”,宏村的“风水树”,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按照这里过去的风俗,村中老百姓办喜事,新娘的花轿要绕着红杨树转个大圈,这预示着新人百年好合,红福齐天;高寿老翁辞世办丧事,要抬着寿棺绕着白果树转个大圈,寓示着子孙满堂,高福高寿。此时天不作美,天空下竟起了小雨,同事们有的取出了雨伞,也有人戴上了帽子,三五成群的往停车场跑去。
到秀里影视村时,雨已停了。在秀里影视村入口处矗立着一座牌坊,上书写着“百岁坊”。在“百岁坊”三个字的上方有“圣旨”两字,我此刻想到了《红楼梦》荣国府门前的牌坊上“敕建”两个字。原来牌坊的建造是需要经皇帝同意。牌坊的等级是看牌坊上部龙凤板上面镶嵌的字来断定。牌坊有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御制”:皇帝下旨,国库出资;
第二等级“恩荣”:皇帝下旨,地方财政出资;
第三等级“圣旨”:皇帝下旨自己出资;
第四等级“敕建”:皇帝口头同意自己出资
在这里我不得不感叹古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一座牌坊就是一座文化丰碑。
第二天游览神秘的东汉八卦村——呈坎。第一次遇见呈坎是在综艺节目里,下雨的古巷让我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优美、朦胧,带有点点忧伤,第二次遇见呈坎是在微博里,看到的是红红火火的晒秋广场,满目都是丰收的喜悦。今天是第三次遇见呈坎。
坎始于东汉,距今1800多年了,被朱熹称为“江南第一村”,村子按八卦布局,一条蜿蜒的龙溪将村子分为东西两部分。这小小的村子,居然有二圳、五街、九十九条巷子,还保存有宋、元、明、清等历史古建筑150余处。在这个村子里不但能看到马头墙,还可以看到人字墙,不管是那种墙,走进院落,首先看到的都是“明堂”。古徽州的天井被称作“明堂”,也有着“四水归明堂”之说。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独有的平面布局方式,其建筑风格理念源于徽州文化传承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一道道梁柱注释了明建筑的古朴、清建筑的精致,屋檐下的燕子见证历史的变迁。手工艺人变戏法似的不是把一段普通的竹子变成精美的笔筒,就是让一块木板上骏马奔腾。这是呈坎的小巷,古徽州的小巷,一半人间烟火,一半诗画梦境。
跟着导游的脚步来到“罗东舒祠”。“罗东舒祠”是罗氏族人为供奉其先祖罗东舒先生而建造的。罗东舒,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罗东舒祠”坐西朝东,包括照壁、棂星门、前天井、左右两座碑亭、仪门、两庑、拜台、厅堂、后天井、后寝以及南侧的女祠和北侧的厨房、杂院等部分组成,共四进四院。祠堂的立柱采用珍贵木材,金丝楠木构成,拘说每根柱子价值3亿。堂庭顶端梁上绘制有精美图案,虽经岁月侵蚀,依旧色彩艳丽。徽州祠堂难怪被人们称为人文景观“徽州三绝”之一。
返程路上,望着远去的村落,想起导游说“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自古少田地,作为农耕民族的徽州人不能自给自足,只好出外谋生,于是兴起了手工业和商业。到明清时期有“无徽不城镇”之说。徽州人贾而好儒,乐善好施。于是有了聚族而居的村落、牌坊、祠堂。“万物成锦,润泽无界”是不谋而合的理念。这不正是我们要寻觅的最美的春天吗?
版权所有: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5-83213695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聚福园88号4楼 本站点由脉动火速EIP@HS构建